7月8日,由中国氢能联盟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共同举办的“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"在江苏高邮隆重开幕。作为国内氢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,本届大赛汇聚了氢能领域的顶尖企业、科研机构及行业专家。通微公司创始人邵欣博士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,系统展示了公司在氢能膜材料产业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,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,成功入围大赛路演赛10强榜单,引发行业高度关注。
在《面向氢能行业的关键膜材料产业化》主题报告中,邵欣博士全面阐述了通微公司的产品矩阵与市场战略。公司围绕ALK复合隔膜、液流电池隔膜、AEM阴离子交换膜、SOFC电池片四大核心产品,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产业链。通过深度分析市场需求与前景,邵欣博士指出,随着全球氢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高性能膜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化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。
报告重点解析了通微复合隔膜的技术护城河。作为电解槽的核心组件,该产品采用微通道技术,通过海绵状孔结构实现三大创新突破:
·整体隔气效果:突破传统表面隔气依赖,通过孔隙结构优化实现气体高效阻隔。
·表面亲水疏气特性:提升电解液浸润性,同时降低氢气渗透风险。
·超强机械稳定性:2米宽幅量产能力结合高柔韧性,适配大型电解槽需求,切割包装环节更引入人工灯箱全检流程,确保品控严苛性。
性能数据方面,通微复合隔膜已可对标国外产品:
·电化学性能优异,氢气纯度不经分离纯化可达99.999%。
·泡点压力与面电阻两项核心指标均居行业前列。
·已具备支持国内电解槽企业实现高电流密度、低负荷波动、长周期稳定运行,为绿氢规模化生产提供材料保障。
在提问互动环节,邵欣博士针对催化剂剥落风险、铁离子耐受性等行业痛点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。专家组对通微“以应用场景倒逼技术创新”的研发理念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产业化路径为氢能关键材料国产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
此次大赛不仅展现了通微公司在氢能膜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导力,更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绿氢产业链中的崛起态势。邵欣博士表示,公司以“通微致理,坚持科技创新,铸就非凡产品”为使命,重新思考膜材料的工业化应用,让每张膜成为产业升级的降本引擎。未来,通微将通过产学研深度协同,加速技术迭代,为绿氢产业的发展贡献通微力量。